一个毕业生,7个工作岗位等着要。记者获悉,浙江大学有个能源与环境系统的新专业,今年才产出第3届毕业生,可市场需求已呈现出“牛市”。浙大能源工程系副主任高翔教授报出了一连串数据:“今年有三四百个工作岗位来招人,而100个毕业生除去考研、出国外,余下来找工作的只有60多个了,根本供不应求。”
本科供需比1∶6.7
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的应届本科生杨冰在中国核工业集团下属的秦山二期来浙大招聘的第二天就签约了。当时面试官问他,“你了解核电站吗?”想考查学生对工程实际的了解程度,没想到一点难不倒他。他说,他本科期间所学的《核电站》和《新能源》都是老师自己编写的教材,内容很新,很切合实际。他回答时面试官非常满意,第二天就发了录用通知。能源系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说,1:6.7的毕业生供需比,使得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电厂、石化企业等把校园招聘的首站设在了浙大。为了能“抢”到人,不少单位还悄悄把招聘时间提前了;还有世界500强企业在本科生中设立了奖学金……
高翔教授介绍,毕业生要“适销对路”,关键是要前瞻性地摸准行业发展的命脉。近3年来,“节能减排”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类企业纷纷花巨资添置各类环保设备,但由于人才匮乏,很多环保设施处于闲置或使用不当状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电厂、能源企业,急需既懂能源工程技术,又懂自动化和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
浙大能源学科带头人岑可法院士表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能源工程研究的动力,无论是科研与育人都应该将两者紧密结合。
科研成果直接教本科生
以最新科研成果来反哺课堂,浙大的能源与环境新专业教出了新名堂,很多教授纷纷操刀自编教材,实验室和工程现场的“科研素材”大量进入本科生的课堂,像高翔教授原先给本科生上的是《锅炉原理》课,现结合10多年脱硫脱硝相关的科研,和蒋旭光教授一起向本科生开设了《热力环境控制》课程。像这样的新课程和新教材,在专业课程中占到了79%。
此外,每位学生毕业时至少参加过一次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这些课题也主要来自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学生学的内容前沿,又有动手能力,这样的毕业生难怪受到市场追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