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直达:
 
所在位置:首页 资讯 行业新闻 正文

节能减排产业将迎来春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浏览次数:2462

  朱勇(中)向市领导介绍新项目情况 

  金融危机下的财富人物 

  “每晚中央二套的《直击华尔街风暴》是必看节目,关注经济走势是每天的必修课。海啸带来的冲击既是危险,也是机遇,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朱勇端起桌上的铁观音,细品一口,慢慢说道。 

  朱勇刚过不惑之年,身材高大,九三学社社员,是重庆九龙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老板。他领导的企业年产“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俗称“空气源热水机”)数千台,每年可为重庆节约6万吨标煤。在与朱勇的对话中,记者感到这位企业领头羊除了商人的睿智外,还带了点学者气息。 

  救市政策中捕捉商机 

  目光敏锐 

  锅炉烧水不稀奇,可你听说过空气烧热水吗?这就是朱勇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中国第四代热水器——“空气源热水机”。其原理是,在一小部分电能驱动下,以环保工质为载体,从空气中吸收热量,通过换热器实现热量在冷水中的释放而产生热水。 

  “11月9日,当我看到央视《新闻联播》首发‘国家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总投资约4万亿’的新闻后,当晚兴奋得夜不能寐。”朱称,这是国家刺激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多年不断创新的经验告诉他,这将是一次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的良机。第二天他便召集公司研发人员召开专题会,决定开发家用热水器以及农业用节能新产品等。 

  规划完成,融资难题立即摆上案头。“眼下好项目不怕融资难。”朱笑称,受金融危机冲击,不少企业正寻求产业结构调整,商机就在这里。果然不出所料,他的融资计划吸引了多家急需转型的企业的眼球。一工业园区主任带领着一家企业老板主动找上门,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希望其项目能落户园区。如今融资取得重大进展,新厂区的蓝图正在规划中。 

  5分钟拿下200万业务 

  节能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初,锅炉销售很赚钱,但我心里清楚,这种简单的商贸生意没有技术含量,迟早要被淘汰。”朱勇说,1995年当同行还沉浸在暴利中的喜悦时,他挖到“第一桶金”跻身百万富翁行列后就立即抽身,从简单的商贸中升级为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商,首次将“系统节能”概念引入锅炉销售模式中。 

  2000年,重庆大力推行“蓝天工程”,节能环保成了主旋律。“看似简单的偶遇,其实我已经等了很多年。”朱说。在重庆华诚第一棉纺厂的锅炉“煤改气”项目中,10多家锅炉厂参与竞标,为了争夺这笔200万的业务,一锅炉厂厂长亲自出马,跟客户谈了2个小时没结果,而他仅用了5分钟就让对方拍板,因为他的方案比其他竞争对手多了一套系统节能技术,这可以为该厂节约20%的成本。此后业务源源不断,其中包括在渝的世界500强企业百事可乐、ABB等企业。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朱说,1990年,26岁的他砸掉了铁饭碗“下海”经商,朱勇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不愿意多谈创业中的艰辛和磨难,他说这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经历的,已经不是新闻了。随后他用两个字总结了他的创业历程——创新。“一个产品是有生命的,不可能做一辈子,只有不断的创新思维、创新产品、创新模式,才能创造财富。”朱说,金融危机下,更需要创新和信心。在16年的创业历程中,经历了配件销售、锅炉销售、系统节能技术开发到最后的“空气能热水器”研发生产,都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不节能可以不付钱 

  销售大胆 

  在节能产业中尝到甜头后,学机电出身的朱勇,决定扎根高新技术行业,并从商业服务型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空气源热水机”。经过2年的艰苦研发,2005年,我市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源热水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合格,获得了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重点新产品称号、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等,随后投资建厂开始投入生产。 

  当热水机面市后,因市场对这一全新的节能产品还不了解,销售不理想。朱勇回忆起当时向歌乐山一大型农家乐推销时的情景,他给老板算了一笔账:如果买容积式电热水器,20台电热水器的装机容量是60千瓦,而热水机只用了5千瓦,老板听了认为他在开玩笑,最后在“先使用,如不节能不付一分钱”的条件下卖出去了第一台产品。当时此举遭到公司员工反对,认为这样风险太大,对方完全可能找各种理由拒绝付款,而数万元的成本就泡汤了,而朱勇则认为“有时销售模式也需要创新”,最后农家乐使用后非常满意。而今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宾馆、医院、部队、学校、工厂工艺用热水等。 

  不断创新 

  16年积千万财富 

  在今年“5·12”地震中,他去汶川支援灾区,发现灾区民众及官兵缺乏生活用热水,商人敏锐的眼光激发了他的灵感,决定研发移动式热水机,除了抢险救灾,而且建筑工地也很有用,这次产品创新带给他的回报是巨大的灾后重建市场。在无数次的创新中,朱勇收获的是财富不断增长,经历了从产业工人到千万富翁的蜕变。 

  “做企业必须要有创新的眼光,永远要快对手半步,产业须符合‘大道’,即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朱勇说。 

  节能减排产业 

  将迎来春天 

  记者(简称记):在金融危机下,不少企业大量减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勇(简称朱):金融危机是寻求中高端人才的最好时机,我们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在寻求有创业激情、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的高端人才,为企业扩张做好人才储备。 

  记:金融海啸下,面对产业升级及并购潮的到来,同时国家鼓励并提供并购贷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看待? 

  朱:产业升级及转型是很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产业、农业以及涉及民生的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期,也是企业兼并扩张的最佳时机。 

  记:金融危机下,作为重庆高新企业中的一员,你是如何破解融资难题,变被动为主动的? 

  朱: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困境,今年在国家从紧货币政策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雪上加霜。但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却是一个机会。企业必须考虑产业升级或产业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必定会大有作为。 

  创新,让猪长出 

  会飞的翅膀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这样阐述“蝴蝶效应”。如今,“轻拍”翅膀的蝴蝶已被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所替代,其引发的却是一次比龙卷风还厉害的金融危机。尽管相隔万里,但处于中国内陆的重庆已明显感觉到了“蝴蝶”的飞临。 

  在金融风暴下,没有哪家企业能独善其身,高新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才能渡过难关?正如朱勇所说“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就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同时记者也突然想起重大教授郭纲的话,“创新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金融风暴袭来时,多数老板们都在怨天尤人,只有掌握创新真谛的人才会在风暴面前笑傲江湖。”创新不只是口号,而应成为企业发展的原生动力,那些靠模仿别人产品、低成本同质化竞争的企业,已危在旦夕。正如巴菲特所言,大风暴吹来时,猪都可以飞上天,但风暴过后,没长翅膀的猪就掉下来摔死,而长了翅膀的猪则可继续飞翔,“创新”可以让猪长出会飞翔的翅膀。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点击排行
 
 

点击加入锅炉QQ群1

点击加入锅炉QQ群2

关注中国锅炉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于我们 StoneBing 法律声明 StoneBing 版权隐私 StoneBing 网站地图 StoneBing 联系123GuoLu StoneBing 广告合作 StoneBing 积分 StoneBing RSS订阅
收藏123GuoLu StoneBing 手机123GuoLu 123guolu 快速访问 闽ICP备160259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