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锅炉工,能逐步成长为锅炉技师,全国知名的沸腾锅炉点火专家,这是他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付出无数艰辛和汗水的结果。
降伏“拦路虎”
1976年,罗国洲从部队复员分配到永荣电厂当上了一名锅炉工,从此,他便与锅炉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到厂时,厂里正在与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四川东方锅炉厂合作,旧式链条锅炉燃用优质煤改为沸腾锅炉燃烧劣质煤、煤矸石的实验进入攻坚阶段,并已取得初步成功。然而,沸腾炉点火却成了“拦路虎”,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实验,均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怎样降伏这个“拦路虎”?罗国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吃住在锅炉旁,连续九天九夜没有离开过现场,认真分析观察每次点火的全过程,他和大家一起总结锅炉不燃火的原因,拿出了一个利用劣质煤、煤矸石发电的新方案。经过上百次的点火实验,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发电机组开始正常运行发电。此举给火力发电带来了一场燃料革命,全厂干部职工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此时此刻,罗国洲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清楚地知道,用煤矸石发电虽然成功了,但沸腾炉点火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时国内只有适应旧式锅炉的“固定床木材点火技术”,用这一方法点沸腾锅炉,费用高,时间长,成功率低,有时几天几夜都不能点燃,为此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罗国洲认为,这次虽然点火成功,但并不是最经济和最科学的。
罗国洲知道,锅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要停炉检修,运行中出现故障也必须停炉检修,在点火启动时也同样面临点火难的问题。勇于创新的罗国洲下决心要攻克这道难关。为改进点火技术,他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泡在锅炉旁,反复在实践中研究掌握最快捷、最省油、最有利于保护锅炉的点火技术,比较实验各种点火技术的特点,总结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环节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苦练点火的绝招。他抽出时间自学了《热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锅炉压力容器失效分析》等专业技术书籍,学习钻研国内外最前沿的相关技术理论。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难摸索和点火实验,1979年初,罗国洲终于发明了“沸腾锅炉流态化快速点火法”这一全国首创的点火技术。采用该点火技术,成功率达100%,时间缩短80%,费用降低45%。一个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沸腾炉发电厂,仅点火一项,一年可节约点火燃料成本20万元。这一里程碑式的创新,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给正为点火难而一筹莫展的国内同类电厂带来了希望,这一点火技术的成功运用,进一步加快了全国煤矸石发电厂的发展步伐。
“点火大王”传经送宝
永荣电厂率先利用劣质煤、煤矸石发电取得成功,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轰动,因为该技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低热值燃料发电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为全国闯出了一条煤矸石综合利用,既创造价值,又保护环境的新路子。当时《人民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原煤炭部专门组织召开了相关会议,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广这一技术,永荣电厂因此获得了“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称号,被同行誉为全国煤矸石发电的排头兵;永荣电厂也被原煤炭部确定为全国煤矸石发电技术培训中心。
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该厂先后接待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人来厂学习考察培训,培养了5000多名技术骨干,为30多家新建煤矸石发电厂设计、安装、调试各种型号的沸腾炉70多台,为推动我国煤矸石发电技术及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罗国洲成了大忙人,许多单位邀请他去传授点火技术。他的点火技术在全国同类电厂开花结果。 ’
1983年,他应邀到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矿电厂为刚建成的煤矸石沸腾炉点火,他千里迢迢赶到那里,放下行李就直奔现场,当时,全厂的干部职工见他来了,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原来,该厂已反复点火多次就是点不燃,眼看建成的电厂因点火屡屡受挫,不能如期发电。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罗国洲深感责任重大。他想,虽然自己掌握了一套点火技巧,但那是在各方面都非常熟悉的本厂,而这一次能否成功,心里实在没底。
他整日整夜地守在锅炉旁,为了解炉内布风是否均匀,他穿上几十公斤重的防护服,钻进温度达50多摄氏度的锅炉内找原因,终因连日操劳,体力不支,昏倒在炉内,厂里职工立即将他救出。他清醒后,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点火终于取得成功。随后,他又对运行的锅炉进行了全面调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了整改。该厂职工发自内心地称赞罗国洲:技术好,人品更好。
1986年,他应邀到新疆艾尔沟煤矿,为该矿的沸腾炉点火。他去后得知,该锅炉已点过多次火,其中也有成功的,最长的一次运行了十几个小时火才熄灭。他综合各方面情况认定,由于当地气温太低,锅炉系统存在一定问题。他提出对有关设备进行改进,增加阀fq等。对方照办后,点火一次就成功了,连续运行到规定的时间后,一切均正常,顺利并网发电。
有一年,他应邀到广东江门一沸腾炉电厂点火。当时,这家电厂的领导为了保险起见,同时请了4家电厂的点火高手。其中有家电厂的人员有在同行中露一手的想法,自告奋勇先上。在点火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好,炉内燃料全部融化结焦,把用于测量炉内料层温度的温度计也给烧坏了。这时,罗国洲主动提出,不用温度计也可点火,厂方半信半疑同意他试一试,罗国洲胸有成竹地开始工作,通过观察孔用肉眼观察炉内温度,他准确地判断出,要使燃料在炉内沸腾并正常燃烧,炉内温度必须控制在900摄氏度到1 10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了,燃料点不燃,高了就要结焦。就这样,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巧,他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厂领导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真诚地希望他能留在他们厂工作,并给他优厚的待遇,罗国洲婉言谢绝了对方的邀请,毅然回到了厂里。 一
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罗国洲根据点火的实践经验,又发明了“床下风室点火”“沸腾锅炉无油点火”等新技术,使沸腾炉点火技术日臻完善。他也由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锅炉工成长为国内外第一个全面掌握最新沸腾炉点火技术的专家。他点火的水平也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的点火技术被整理命名为“罗氏点火法”,在全国得到广泛采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美国、德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国专家及国内150多家同类电厂的技术人员到厂里学习“罗氏点火法”。他也应邀到全国250多家发电厂传授、现场指导“罗氏点火法”技术,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并为兄弟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2006年3月至6月,罗国洲一直在辽宁省为兄弟单位新建的沸腾炉发电厂传授技术,培养人才,深得同行的推崇。他发明的这一点火新技术及其他几项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企业带来巨大声誉。
罗国洲不仅在点火上独树一帜,作为锅炉技师,他对锅炉运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副“神耳”。每当他走近锅炉炉膛四周,从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就能够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他坐在仪表前,从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就能够判断出哪个设备有泄漏点。
2005年4月,该厂14号炉大修后不久,罗国洲在炉膛周围巡查时,从炉内噪声中捕捉到异常。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很快作出判断并对隐患进行了处理。凭着一副“神耳”,他无数次从运行的锅炉内发现漏点,使漏点得到及时修复。有人给他统计过,罗国洲平均每年都要为兄弟单位处理锅炉系统的各类故障上百起,从未出过差错,同行都称他为锅炉“神医”。
这期间,他还根据锅炉在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实施了一系列技术革新项目。他提出了锅炉的“恒料层”运行法,改过去四人集中排渣为一人连续排渣。实施后,锅炉气温、气压、燃烧、负荷稳定,设备磨损减小,事故率降低,杜绝了定时排渣造成的负荷大起大落,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年节约资金12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他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拂腾炉点火技术要领》《锅炉运行操作规程》《锅炉常见故障处理案例》等资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和厂里的青年职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国洲时刻想的是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2004年,受外部因素影响,入炉燃料变化大,热值不稳,锅炉正常运行受到制约,经常出现缺燃料压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分白天黑夜,泡在生产现场,紧盯锅炉运行变化,及时指导调整运行参数。由于燃料热值达不到要求,锅炉出现排渣困难,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捅排渣管是锅炉运行中最危险、最艰巨的工作,而簋次他都出现在排渣现场,有时连续几个班、几十个小时不休息,直到锅炉安全运行。
几十年来,罗国洲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双休日,放弃了多少和亲人、朋友团聚的机会,春节,当人们团聚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战斗在锅炉旁,或远离故乡,为兄弟电厂传经送宝,排忧解难。
如今,罗国洲虽已年过五旬,但他的精神和干劲依然不减当年,依然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继续战斗在发电生产第一线。